警惕!胃癌年轻化趋势加剧,为何女性更易“中招”?
2025-07-09 999会销保健品网
胃癌——这一长期盘踞中国癌症死亡榜单前列的疾病,每年仍在无情吞噬数以十万计的生命。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我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已超 36 万,死亡近 26 万例,分别占全球的 37% 和 39%,中青年人群胃癌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年轻胃癌患者中女性占比高达 66.7%。
希望之城橘县莱纳基金会癌症中心胃肠微创治疗项目主任 Yanghee Woo 医学博士在《希望之声》(Talking Hope)播客中解释道:“胃癌的早期诊断极具挑战性。绝大多数患者在病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当症状显现时,又极易与胃酸反流等常见病症混淆。以美国为例,当最终确诊时,大多数临床病例已进展至晚期。” 虽然胃癌在美国最常见癌症中已跌出前列——去年在癌症致死率预估中仅位列第 17——但全球形势却截然不同。该病症目前位列全球第五大高发癌症,致死率高居第四。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显示,胃癌高发区域集中在东亚、东欧及中南美洲。而在美国本土,非裔、西班牙裔、亚裔/太平洋岛民及原住民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群。Woo 博士在播客中强调:“亚裔美国群体的胃癌发病率可达非西班牙裔白人的10至12倍,已成为该族群前五大高发癌症。”她同时指出,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国人社区也面临着更高的胃癌致死风险。2024 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胃癌患者的五年相对生存率为 36.4%。但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在癌细胞尚未扩散的极早期确诊的患者,生存率可达 75.4%。由于胃癌在美国并非高发癌种——仅占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的 1.3% 和癌症死亡病例的 1.8%——Woo博士指出:“公众对胃癌及其在社区中的潜在危害普遍缺乏足够认知。”本文将深入解析:
-
青年群体胃癌现状
-
年轻患者致病诱因
-
早期筛查可行性分析
-
不可忽视的胃癌预警症状
青年群体胃癌现状
当年轻人出现胃部不适症状时,医生通常不会优先考虑胃癌,因为这种疾病仍普遍被视为老年病。此外,诸如反酸、烧心、消化不良或恶心等症状,往往会被归因于更常见的胃肠道问题。2018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非贲门胃癌(发生于胃下部的恶性肿瘤)在 50 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 2.6% 的速度下降,但在 50 岁以下人群中却以 1.3% 的年增长率攀升。“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的患者中有许多正值盛年——二十、三十、四十来岁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年幼的孩子。他们本应处于事业上升期、家庭建设期,却不幸被胃癌击倒。”
Woo 医生说道。“在希望之城,我们接诊的许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有些人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因上消化道症状反复就医,却遭遇误诊;即便确诊后,也苦于找不到专业治疗团队。”尽管男性胃癌发病率仍是女性的两倍,但 2023 年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新趋势:过去 20 年间,年轻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的非贲门胃癌发病率增速已超过同龄男性。遗憾的是,研究指出:“这一严峻趋势的成因至今未明。”
想要降低胃癌风险其实有一些方法,其中包括:戒烟、保持健康体重,以及少吃烟熏、腌制、加工及高盐食品。此外,多摄入新鲜果蔬并积极锻炼身体也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年轻患者致病诱因
Woo 博士指出,胃癌的致病因素与年龄无关,但某些族裔的高发病率可能与其他风险因素相关,例如:
-
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感染
-
胃癌家族史
-
来自胃癌高发地区的移民背景
-
吸烟、饮酒率高于普通人群
2018 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一份报告还探讨了此类疾病与非贲门胃癌的潜在关联。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报告指出:“非贲门胃癌的两大主要诱因,一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二是自身免疫性胃炎(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胃黏膜引发的炎症)。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已显著下降,而近几十年来,自身免疫性胃炎发病率却可能有所上升。”多项研究显示,这种胃炎在年轻群体中愈发多见,这或许能解释为何美国年轻人群胃癌发病率持续攀升。
该报告基于一项研究,其中提出:一种新型胃癌可能正在形成。报告还推测,过去 50 年抗生素的滥用或许也是诱因之一——若后续研究能证实这一关联,将有助于解释年轻患者增多的现象。
NCI 癌症流行病学与遗传学部 M. Constanza Camargo 博士在报告中分析:“1950 年后出生的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升高,这个时间点恰与抗生素普及使用期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女性非贲门胃癌增长率显著高于男性,而现有数据表明女性抗生素使用量本就多于男性。”
早期筛查可行性分析
在推进胃癌早期筛查过程中,我国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胃镜设备与专业医师短缺;公众对早筛重要性的认知有限,筛查参与率不高;城乡之间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筛查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而在美国,目前也尚未普及常规的胃癌筛查项目。针对胃癌高风险人群,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通过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小肠起始段)来排查异常病变。
Woo 医生指出,在希望之城,筛查的第一步并非医疗操作,而是进行患病风险评估。
“我们研发了一套双重评估筛查方案,” Woo 医生解释道,“第一重是风险评估,旨在识别潜在的胃癌高危人群。”
这项评估会综合考量多项风险因素:包括吸烟史、胃癌高发族裔背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等已知危险因素。
“第二重则是采用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 Woo 医生进一步说明,“这项检查类似于肠镜,只是探查方向相反,由消化内科专家操作。通过直接观察胃部情况,并提取胃壁组织活检,能准确识别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细胞。”
此外,希望之城的医生还会通过血液生化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贫血症状,这可能是由肿瘤相关出血、肝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所致。
不可忽视的胃癌预警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常与普通胃病相似,因此极易被漏诊。这正是高风险人群需要特别警惕症状变化的重要原因。
对此,Woo 医生解释道:“了解自身胃癌高风险,能帮助我们更敏锐地察觉症状差异。比如反复发作的腹痛、恶心、消化不良和体重骤降。特别是非自愿的体重下降——当我们无需刻意节食却突然消瘦时,这往往预示着健康问题。”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出,胃癌早期可能表现为:
-
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
-
餐后饱胀感
-
轻微反胃
-
食欲不振
-
胃灼热
除了这些症状外,NCI 称胃癌晚期症状则可能出现:
-
便血
-
呕吐
-
不明原因消瘦
-
持续性胃痛
-
黄疸(眼白和皮肤发黄)
-
腹水(腹腔异常积液)
-
吞咽困难
希望之城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背景的胃癌诊疗专家团队。若您出现持续性的胃肠不适症状,或有胃癌家族病史及遗传风险,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精准诊断服务。如确诊患病,我们还将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全程提供完善的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