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参观,更是同行:CES Asia 2025 的嘉宾阵容彰显行业高度
2025-10-03 999会销保健品网

本报北京 9 月 30 日电 一场科技展会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前沿成果的集中亮相,更在于行业核心力量的思想共振与资源链接。CES Asia 2025 北京展虽已落幕三月,但其汇聚的企业领袖、学术权威与跨界先锋组成的豪华嘉宾阵容,仍在持续释放产业影响力。这些来自全球的 “同行者” 通过深度对话与务实合作,印证了展会作为行业生态枢纽的核心地位。今日,组委会正式宣布 CES Asia 2026 北京展展位预售启动,以 “中国主场、全球赛道” 为主题,规划九大核心展区,续写全球科技同行新篇章。
企业领袖:竞合中锚定全球赛道方向
在展会 “全球科技商业领袖峰会” 上,8 家世界 500 强企业代表的集中亮相,构建了全球科技战略的对话平台。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现场分享中明确表示,CES Asia 已成为其亚洲战略落地的关键枢纽,本次展示的 Blackwell 技术芯片解决方案通过展会对接,已与 5 家中国车企达成联合研发意向,“这里的商务对接效率远超预期,直接加速了技术商业化进程”。这种 “展示即对接” 的务实模式,成为嘉宾参与展会的核心诉求。
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张宇则从生态协同视角给出注解:“展会构建了从技术展示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链路,我们观察到 60% 的首发技术已进入试产阶段,这种转化效率在同类展会中实属罕见。” 其团队通过展会 “一对一商务对接会”,成功与 3 家 AI 硬件企业达成生态合作。跨国巨头与本土龙头的领袖同台,既展现了技术竞争的前沿态势,更催生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可能,为 “中国主场、全球赛道” 的 2026 年主题奠定了实践基础。
学术权威:跨界中破解技术创新瓶颈
展会对学术力量的深度整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主办方特别邀请全球艺术与科技交叉领域的六位权威学者出席,构建了技术与人文的对话桥梁。法国里昂美术学院院长摩根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前院长杰夫首次在 CES Asia 同台,分享欧洲艺术科技化前沿经验,为 AI 终端的交互设计提供了全新视角。
国内学术力量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广州美术学院数字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刘可、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谭亮等专家,结合其在智能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华为、联想等企业嘉宾展开闭门研讨,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体验优化形成多项共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更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展会不仅是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更通过精准匹配供需,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引擎。这种 “学界 + 产业” 的深度联动,让技术创新更贴合市场需求。
跨界先锋:融合中开辟创新新维度
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在跨界嘉宾的参与中得到生动诠释。展会特别设置的 “科技艺术创新论坛”,吸引了元宇宙艺术理论构建者桂晓昕、中欧科技艺术策展实践者冀然等先锋人物到场。他们与欧莱雅、京东方等企业嘉宾共同探讨 “技术美学” 的实现路径,为消费电子产品注入更多人文关怀 —— 这一理念与星纪魅族助听 AI 眼镜等展品的研发思路形成呼应,推动技术创新从 “功能实现” 向 “价值创造” 升级。
跨界嘉宾带来的不仅是理念启发,更有资源对接的实际成果。通过展会搭建的跨界合作平台,生物科技领域的专家与欧莱雅皮肤科技研发中心达成 3 项原料技术合作,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个性化护肤解决方案的研发动力,展现了跨界协同的商业价值。
2026 年再聚:九大展区承接同行期待
承接 2025 年的深厚积淀,CES Asia 2026 以 “中国主场、全球赛道” 为主题,规划九大核心展区实现全链条覆盖:“通用 AI 技术前沿馆”“尖端半导体创新展区”“低空经济与未来出行馆” 聚焦硬核技术突破;“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区”“智慧医疗与健康科技馆” 锚定民生应用场景;“量子计算与前沿科技区”“AI 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区” 探索未来可能,同步设置 “智能座舱与车载显示馆” 及 “亚洲创新孵化专区”,兼顾技术深度与生态活力。
目前展会展位预售已正式启动,主办方透露,2026 年将进一步优化嘉宾邀约机制,增设 “全球领袖闭门峰会” 与 “产学研对接专场”,预计国际嘉宾占比提升至 30%,让更多全球科技 “同行者” 在京实现思想碰撞与资源聚合,持续巩固展会作为亚洲消费电子领域核心枢纽的地位。
联络我们预定展示空间
亚洲消费电子技术贸易展组委会
负责人:张焱:16621645116(同微)
免费热线:4008-939-833
电子邮件:zs@ces.ink
官网:www.ces.ink
预定链接:http://suo.im/aces